教科研成果
论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
郭仲伦
【摘 要】本文重点探讨了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过程,认为汽修专业一体化课改应当从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一体化教学综合区、建设一体化教师队伍、编写一体化教材、开展一体化教学成果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同时,应注意形成“一个特色”即一体化教学方法特色;实现“三个结合”,即:与合作企业办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年度科研项目相结合。
【关键词】一体化 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
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推动下,近几年全国职业教育界对一体化教学的思考和探索正在向纵深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势头。但在推广实施中,仍存在观念认识、改革思路及实施经验等方面问题。
一、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市场标准、国家标准、学校标准”教学思想指导下,我们根据调研结果,从优化课程结构、划分一体化教学综合区、建设一体化教师队伍、编写一体化教材、开展一体化教学成果评价等五个方面在汽车维修专业进行了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调整优化课程结构
本着“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对原有课程结构进行压缩、合并、删减、添新,以设置模块为载体,打通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脉络。下图例示:
专业课程模块构架
序号 |
模块 |
学习内容 |
1 |
汽车综合机械学 |
热力学、流体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基本概念和用得到的内容,以及机械原理基础、公差配合、测量基础、制图识图等;钳工基础、工具工装、金属常用工艺处理方法、装配知识、汽车维修修复工艺等。 |
2 |
汽车电学基础 |
汽车电工电子学基础、电路识图、电路原理、仪器仪表用法(含示波器)、电信号类型及处理等。 |
3 |
汽车运用综合 基础 |
汽车基本概念、简明逻辑、优选优化方法、汽车简单用法、生产安全、汽车使用修理成本概念、质量控制概念、环保概念、5S概念、生产节拍概念、运动感性知识。 |
4 |
汽车工作英语 |
汽车商品英语、配件英语、工具设备英语、故障修理英语、常用服务英语等。 |
5 |
汽车构造与维修 |
发动机构造及原理、发动机维修、底盘构造及原理、底盘维修等。 |
6 |
汽车空调 |
汽车空调(手动、自动)系统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使用保养方法、常见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 |
7 |
汽车电器 |
汽车电器各系统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装配方法、常见及典型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方法。 |
8 |
汽车电控原理与检测 |
汽车发动机、底盘及车身电控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控制方法。 |
9 |
汽车自动变速器 |
自动变速器(含无级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常见故障的诊断,常规检查与保养。 |
10 |
综合实训强化 技能 |
汽车修理工(中,高级)(汽车维修工、汽车电工、汽车钣金工、汽车喷漆工);按学习方向根据工种要求进行系统训练,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 |
11 |
汽车服务工程 |
包含“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汽车服务接待”、“汽车文化与鉴赏”、“汽车营销技能基础”、“ERP软件应用”、“汽车保险业务”等。 |
12 |
整车保养检修 |
整车维护保养项目及操作方法,使用诊断仪器对典型故障和常见故障进行检查和维修。 |
13 |
汽车故障诊断 |
使用专用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
14 |
车身修复技术 |
相关总成件的拆装、维护保养和修理,车身件的修复、车辆事故的定损等。 |
15 |
汽车涂装技术 |
汽车部件表面(金属、塑料)喷涂,整车翻新,喷、调漆技能,汽车美容等。 |
上述每个模块相对完整,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配给不同的学时。如《汽车服务工程》课程是一个范畴较大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入学基础、学习能力、年龄特点、男女生比例、毕业就业大致方向等因素,灵活调整不同内容之间的比例,既不失《汽车服务工程》自身的系统性,又不必在学时上超出太多。
(二)一体化教学综合区划分
建立一个符合汽车维修现代职业教育要求、与企业工作场景对接、高效管理、安全环保的综合汽车教学中心,是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的物质保障。在建设综合汽车教学中心时,我们重点参考企业专家意见,充分考虑教学模块之间的衔接,优化教学中心的有效空间,营造完整的职业氛围。在此基础上,建设形成了“汽车服务工程+汽车应用英语”教学区,“汽车修复技术+汽车涂装技术+汽车综合机械”教学区,“汽车电学基础+汽车电器+汽车电控原理与检测”教学区,“汽车运用综合基础+综合实训强化技能+整车保养检修+汽车故障诊断”教学区,“发动机结构与维修+发动机电控原理与检测”教学区,“底盘结构与维修+底盘电控原理与检测”教学区,“汽车自动变速箱”教学模块区,“汽车空调”教学区,“计算机仿真教学”教学区,“教学科研+学生课外专业活动”区,“学术交流+成果展示+资料查询”区,“设备工具管理+教学场地时间统一在线管理”教学区等12个教学区,形成了“功能完备,资源共享,高效利用,有机管理”的“一体化综合汽车教学中心”,远远突破了原来“汽车实训中心”的概念范畴,实现了两项重要功能:
1、整合工作场所功能:专业教学、实训操作、教研、考训、课外辅导、课外专业活动、学术交流等活动统一在一个大空间内进行,教学、科研、学习效果显著;使用相同的设备和工具的教学活动(不论课程内容),尽量安排在一个教学区内,提高了设备使用率;“汽车服务工程+汽车应用英语”教学区,完全按照企业4S店的模式设计建设,具备了完全 “情景化教学”的条件和氛围。
2、整合工作过程功能:在教学中心的场地和操作流程中,明确了“集合整队→布置任务→工装整备→紧急处置→完工检查→总结评议”的指定场地和规定流程,学生在这种完全按照企业模式去做的过程中,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同一堂课内,教师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跨教学区安排教学项目。
(三)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非常重要。笔者所在专业的骨干老师80%来自企业,其中大多数在原企业已是中层以上技术骨干或技术管理者,具有极其丰富的企业一线经验,但也存在缺乏教学经验的问题。因此,我们在专业教师培养过程中,首先明确了培养方向,为每位教师制订培养计划,并帮助其实施计划达到目标。其次,学校对在教学、科研和社会专业活动有突出能力的老师给予及时引导,重点培养教师“教学、科研、考评、工种开发”四种能力。再次,学校定期派教师去企业进行实习锻炼,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实施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一体化课程教材的建设
一体化教学必然要求教材的形式和内容也实现一体化,即老师的教材、学生的学材、教与学共同的参考资料的编写一体化,实训指导书、操作工作页、学生作业的编写一体化,多媒体教材、书面教材的编写一体化。
(五)一体化教学课程效果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一体化教学课程效果评价体系,是实现一体化课改目标、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保障。为此,我们初步确立了6个评价要点:
1、是否达到“市场标准、国家标准、学校标准”的统一;
2、学生的“知识、技能、习惯、协作、创新”能力是否有综合提高;
3、课堂上的“目标、过程、成果”是否融合;
4、教学成本 “课时量、设备利用率、材料能源消耗、人员场地占用、安全边际成本”等是否优化统一;
5、与兄弟院校同等专业课程的横向对照;
6、对学生考试成绩与学习过程的综合测评。
二、一体化教学目标实施建议
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庞大复杂,知识点覆盖广,能力要求较高,操作性强,客观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在教学方法、教学软硬件管理、校企合作办专业、整合教学资源等方面积极尝试,实现“一个特色”、“三个结合”的教学目标。
(一)一个特色
特色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笔者经过亲身实践,将一体化课改教学特色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全面体现“听 、看、 做 、说 、写 、想”六要素。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将“讲、做、考、评、写”结合起来,一节大课分几个阶段,边讲边做,边做边考,边考边评,边评边写。用摄像机将学生的动作全程记录下来,在播放学生动作录像的同时让同学自评互评,并自我总结要领,完成工作页记录。这种方法类似企业一线师傅提出的“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自己说一遍,说一遍不如写一遍”的“修车”理论。
2、学生作业与企业要求无缝对接。以《车身修复技术》课程为例,直接将企业中汽车钣金修复的各类靠模应用到教学中去,学生完成工作的流程工艺以及作品技术要求与企业的一致,既提高了工效又让学生高质量完成了作品,实现了与企业工艺的无缝连接。
3、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以《汽车服务工程》课程为例,老师直接让学生在故障车上完成项目预检;在《汽车保险业务》内容教学时,直接让学生在教学事故车辆上进行项目评估。然后,再要求学生独立在计算机上用实际的维修ERP软件进行处理,打通了“接待—预检—评估—录入—施工—审核—结算”一体化教学的脉络。
4、各课程根据等级要求在教学上各有侧重。以《综合技能强化实训》课程为例,中级工教学侧重“动作要领口诀化,知识要点卡片化,维修流程图片化,布置作业任务化”;高级工教学侧重“动作要领职业化,数据参数表格化,设备使用熟练化,任务复合情景化”;技师教学侧重“师生关系导师化,理论学习答疑化,学习过程任务化,毕业论文成果化。”这些经验的总结,很好地反映了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每个具体老师身上的深刻影响力和巨大创造力。
(二)“三个结合”
1、与校企合作办专业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应与校企合作工作紧密结合。从深圳市场看,汽车车身修复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大,技术升级快,设备要求高,现场经验要求多。我们在多方调研后,经过反复论证,最后与深圳市深业汽车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共办汽车车身修复技术专业,形成了校、企、生“三赢”局面:学校节省了教学场地和大型工装设备的投入,学生在一流汽车维修企业的工作过程中学习;企业获得需要的技能人才,节省了庞大的培训费用。
2、与学校教研课题设计结合。一般说来生产性科研任务源于生产一线的实际需要,而教学科研的项目也必然源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需要。教学科研对一体化教学项目的设计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笔者所在教研室连续几年的教学科研项目都紧贴教学一线,如《手动空调实训台》就是集教学原理功能演示、学生实际操作训练、技能鉴定考评功能于一体的优秀教研成果。该课题部分内容用于教学项目设计,并分别针对不同安装环节的进行课业设计,并用于实际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3、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结合。一方面,将学生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职业习惯紧密关联的内容作为成绩记录。如:学生自制的用于维修的小工具——体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在规定操作中创造的最短时间记录——体现学生协作优化的能力,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修理窍门及优化操作流程——体现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作品的精美程度——体现学生的技能水平等;另一方面,将学生在一体化教学现场的职业素质表现作为成绩内容记录。如:学生在现场是否担任小组操作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学生在现场的5S工作表现及安全生产,学生在现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学生在现场发现问题的能力表现等。
综上,本文认为,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应当从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一体化教学综合区、建设一体化教师队伍、编写一体化教材、开展一体化教学成果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同时,应注意形成“一个特色”即一体化教学方法特色;实现“三个结合”,即:与合作企业办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年度科研项目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