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成果
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建构
(文章发于《中国培训》之“景容视点”专栏,2010年7期)
黄景容
按照词典的解释,机制,就是制度化了的方法。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当属一项复杂的系统,是教学管理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管理思想作用于学校教学及教学管理实践的产物。所谓技工院校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实际上就是管理者通过制度化了的管理方法,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培养目标的过程。这种过程的特点,一是周期性,以或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或一届学制的时间形态周而复始。二是差异性,不同类型的学校,“制度化了的管理方法”不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构成与运行也不一样。笔者以为,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应由以下六个要素构成。
一、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
岗位能力至少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必须的理论知识,二是专业技能,三是职业道德。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不仅仅是能否将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与教学管理的目标、原则相衔接的问题,而且是能否遵循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律、技工教育规律、市场就业规律的问题。因此,明确了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就解决了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根本方向问题。以下的社会认识很有意义:“能让卫星上天的是人才,能让马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企业衡量人才和提拔人才的标准,就是岗位能力。”(2005年3月17日《中国教育报》)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体现在技工院校教学管理机制上,就是要求每所技工院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将这个“导向”不折不扣地作用于教学管理全过程。具体说,一是要求学校通过专家顾问委员会等机构,从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出发,尽可能准确地确定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二是依据岗位能力要求,构建或适时调整与“导向”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三是强化能力训练,尽可能使学生毕业后达到或基本达到岗位能力要求。
二、以校企合作为主线
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主要指学校的教学管理过程要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工作。这实际上是学校教学管理领域的一场革命。笔者曾于2002年在深圳高级技工学校工作时就提出:技工学校不走校企合作培养道路,死路一条。从多年的实践看,我国任何一所技工院校的成功,都是由于校企双方建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互利共赢局面的结果。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成功的法宝,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的办学的基本制度,是技能人才批量培养的成功模式,也必然地成为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主线。具体而言,教学管理从专业的设置、专业培养的运行、专业的调整、课程体系建设、教师结构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形式、教学评价等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要体现校企双方的合作。这种旨在教学管理全过程均要体现校企合作的革命性要求,必然遭遇各种阻难,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转变技工院校发展方式的当今社会,谁坚持实施这一主线,谁就一定能取得教学管理的巨大成功。
三、以职业素质提高为基础
2009年12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珠海市级技工学校,要求技工学校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里的“高素质”包含了高水平的职业素质。从企业的反映看,当前我国技工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状况与用人单位的岗位工作要求并不适应。许多企业持这样的看法:技能不高不怕,我们组织力量,采取必要措施,短时间内可以“搞掂”,但职业素质若要符合要求则需要几年时间的培养,希望学校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工作。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和用人单位普遍性的意见决定了我们的办学不能像一般的社会培训机构那样,只负责技能的培训,不管职业素质的提高。
俗语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把职业素质提高工作视为技工院校教学管理的基础,这就充分体现出技工院校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鲜明的历史使命感,说明技工院校教学管理的人性化。以职业素质提高为基础,就要求教学管理者首先要正确处理基础与导向、与主线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思想观念方面做到全校上下形成共识;其次要以改革创新的思想,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把握技工院校职业素质提高的规律要求,制订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技工院校独特的职业素质提高计划;最后可采取试点等方式推行这一计划。
当前我国技工院校职业素质提高工作主要有两类做法:一类是课堂教学式的核心能力培养法;另一类是课外拓展训练式的职业素质培养法。两种方式各有所长,但皆有不足。那就是缺乏校企合作的要素。没把校企合作作为主线,贯穿于这项工作全过程;没把学生毕业后就业企业的企业文化与未毕业前学生职业素质提高的关系有机联系起来;没有把方法的选择与目标的实现明智地挂钩,满足于课堂教学的轻便性,迷恋于团队训练的趣味性,却不约而同地忽视了校企合作对于学生职业素质提高的有效性。针对上述两类做法的不足,笔者所在学校正在开展调研,并在校内试行“四德教育”:一是课堂德育。即以课堂为载体,以德育课为重点,以培养学生“能吃苦、能实干、能守信、能协作”为主要内容,在所有课程中开展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二是社团德育。即以学生社团为载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品格,提高德育水平。三是个体德育。即从“课德”、“舍德”、“餐德”、“会德”、“仪德”、“话德”六个方面开展个体德育教育。四是实习德育。即以学生顶岗实习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就业意识、岗位责任感的教育。
四、以专业技能训练为特色
在技工院校教学管理机制的建构和实际运营过程中,最能够被接受、最容易得到贯彻落实的当属专业技能训练。因为,这是共认的学校共有的特色,也是学校履行培养目标应尽的基本责任。技工院校作为专门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是学生实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的必要条件。以专业技能训练为特色的技工院校管理运行机制,就要通过“加强五技,狠抓两习”来促进学生掌握高技能。所谓“五技”,即技能实训课、技能节、技能俱乐部、技能竞赛、技能鉴定考试。一是技能实训课,要有课时的绝对保证,要有设备、工位和高技能水平教师的基本保证;二是技能节,学校每年要组织全校性的技能竞赛,竞赛项目要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与国家、省、市技能竞赛项目对接;三是技能俱乐部,学校对技能爱好者进行针对性辅导、提高;四是技能竞赛,学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市、省乃至国家的各种类型的技能比赛;五是技能鉴定考试,该考试为社会化考试,既是落实国家提倡的“两证”,又是让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的保障。所谓“两习”,即教学实习、顶岗实习。每个学生通过两种实习,不仅可实地解决职业思想问题,而且可实地验证和提高技能水平,还对就业有明显促进。
五、以工学一体化课改为突破口
所谓工学一体化课改,有几层意思必须明确:一是工学一体化,指的是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一体化。换句话说,学校学生学习的过程必须与企业员工工作的过程一样。二是一体化课改,指的是通过改革,建立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而不是指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三是这种课改只限在专业课领域。毫无疑问,这种课改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实现之,不仅需要认识的到位,取消“老三段式”(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体系,而且还需要把学校建成工厂,或者把学校建在工厂,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的环境中实现学中干,干中学,学干一体。具体地说,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开展学干一体的教学实践,实现教师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三所”对接。把工学一体化课改作为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突破口,可以带动专业调整与发展,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系列改革,提高学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以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为突破口,需要做好几方面准备:一是学校准备,学校要从软硬件条件两个方面下大功夫,做好课改准备,包括一体化教学场地等;二是教师准备。没有一体化师资,就难以突破传统课程体系。因此学校要培养一支工学一体化教师队伍。三是学生准备,要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适应一体化学习。
六、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
教师是任何学校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技工院校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教学管理机制建构与运行的保障性措施,这也决定了技工院校的教师要具备“四种能力”:一是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但对技工院校而言,这种教学能力还要加上“一体化”,即文化基础课教师的理论实操一体化教学能力和专业教师的工学一体化教学能力。二是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技工院校更要加强。三是技能鉴定考评能力。技工院校一般都要承担技能鉴定任务,为了保障鉴定质量,技工院校的教师应该具备技能鉴定考评能力,成为本专业(工种)的考评员。四是工种开发能力。技能教育是与经济发展最密切的教育,随着产业转移、企业转型、技术升级,老的工种逐渐消失,新的工种逐渐产生,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跟踪行业变化,开发新的工种,培养新的技能人才。
以上论述,是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体会,结合对兄弟院校的观察,简单化地“建构”了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目的只有一个:抛砖引玉,激发争鸣,以期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