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成果

技工院校专业建设的三个严重不足

    更新时间:2016-05-10

(文章发于《中国培训》之“景容视点”专栏,2010年6期)

 

黄景容

 

从教育的角度看,“专业”指的是学校为使培养对象得到应有教育所划分的学业门类。分专业门类教育既体现了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性特点,也符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治学道理。2009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技工院校专业目录》,标志着我国技工院校专业设置有了国家标准。专业建设是技工院校教学管理的重点工作,直接影响培养对象的质量,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但从现实情况看,普遍面临三个严重不足:

(一)设备严重不足。技工院校与其他院校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必须拥有足够多和多类型的教学设备。足够多,是量的要求,按照国家的规定,技工院校每个学生需要一个实训工位。这里的工位名义上指实训空间,实际上也包括相应的设备。多类型,是指范围和品质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备类型范围,如实验设备、实训设备、相关教具等;二是设备品质层次,如普适性设备,用以满足学生平时训练;引领性设备,用以吸引企业合作和进一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由于办学资金普遍欠缺,大多数学校新设专业时均存在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的情况。

(二)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技工院校与其他院校另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必须拥有一支具备两种身份、四种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两种身份,指的是技工院校专业教师必须既是干部,具有教师教学资格,又是工人,具有职业技术资格。只有本身是工人,拥有相当的职业技术水平,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工人。四种能力,包括工学一体化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技能考核能力、工种开发能力。只有具备两种身份、拥有四种能力的人,才是技工院校合格的专业教师。但在实践中,许多学校不可能先拥有这样一支专业教师队伍之后才开始建设新专业。

(三)专业建设经验严重不足。众所周知,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技工院校建设借鉴中专做法,从专业设置到教师能力要求,到教材选用等等,很多方面的工作从中专模式中“拿来”。后来,出现了高级技工学校,并且加挂技师学院牌子,从那时候开始,部分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借鉴高校模式,开始设系,参照高校做法,探索技工院校专业建设的道路。尽管如此,迄今为止,技工院校现有专业的设置、发展、调整的现状依然表现出浓重的中专、高校模式色彩,明显地缺乏与众不同的、自我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专业建设是技工院校办学的核心工作,是学校做强做大做优的基础平台,是学校提质量、树形象的突破口、着力点。遗憾的是我国技工院校专业建设是在上述三个严重不足普遍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或许就是大多数技工院校无法做强做大做优的重要原因,也是广大同行必须面对的严峻的现实。明确这一点,对于进一步认识我校技工院校专业建设艰巨性、紧迫性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更加重要的应是唤醒同行,着力思考怎样少走弯路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技工院校专业建设道路!鉴于这样的意图,我们从学校自身角度,提出开展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应当着重抓好的五项工作:

(一)就业岗位群定位。所谓就业岗位群定位,指的是该专业学生毕业之后,愿意就业的绝大多数专业对口学生应当从事的工作岗位分布。明确这种分布,就是专业定位。这个要求,着眼于技能就业培养目标的落实;是专业建设的首要工作,同时,也是专业调研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有利于专业建设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教学管理基本目标、基本原则以及方向性思想的贯彻落实。但要做好很不容易。首先,要坚决克服“拿来主义”思想,严禁“借用”兄弟院校相似或相同专业的定位,明确树立“深入调研,定位准确”的思想;其次,精心制定调研方案,并确保有资格的专业带头人,有足够的人力、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真实的调研任务;第三,建立或依靠校企合作的平台实现就业岗位群定位。

(二)教学资源的配备。教学资源包括软、硬两类。软资源配备包括师资、理念、教学经验、管理等;硬资源配备包括教学场地、教学设备、教材等。在教学设备、专业教师、专业建设经验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教学资源的配备应重点解决设备与师资问题。设备方面,首先,对于新设专业,可以通过课程调整,腾出足够时间筹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其次,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协调合作企业进校设实训基地,部分解决设备不足问题;第三,做实顶岗实习,让学生有一年时间在企业并借助企业的设备苦练技术,达到或基本达到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师资方面,最关键的,必须有一名合格的专业带头人。其次,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合作开展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既可以聘请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为该专业的兼职教师,也可以将科班毕业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派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第三,高薪临时聘请少数行业中顶尖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以解决专业教师紧缺的燃眉之急。

(三)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指的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课程体系,则是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教与学双方主体有效合作为重点,以落实培养目标为根本任务的工作系统。这是任何学校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对于技工院校而言,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明确两点认识,重点抓好两项工作。1,明确两点认识:一是改革意义的认识。这项工作,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充分认识其改革意义: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摆脱传统、不符合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建立以市场岗位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相结合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确保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确保毕业生通过技能教育实现技能就业,在技能就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技能成才。二是工作难度的认识。我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属于技工院校这一教育类型自己的明显区别于其他院校的课程体系。这在我国技工教育领域专业建设史上无疑是一场革命性改革。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工学一体化这一核心工作能否真正而全面地做到。很明显,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一体化是有很大难度的,做到名副其实的一体化是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的。

2,重点抓好两项工作。第一项工作,建立三类课程。可以把课程分为三类:一是通用类课程。这类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德育、计算机、职业指导等,在传统课室的环境里教学,重点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端正学生职业态度。在具体教学计划制订、教学内容安排、教材选用、课时比例等方面,不能照搬中专或高校做法,应当按照技工院校的特点,予以改造。比如,数学可分为基础数学与专业数学,英语可分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语文可分为语文基础和专业应用写作,按照既负责任地提高学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又将一些可与专业学习结合的基础文化知识融入专业学习中的指导思想,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二是一体化课程。这是需要全校上下“伤筋动骨”并“脱胎换骨”的课程,需在工学一体化的环境里进行。这类课程的建设,国家正在组织一批院校进行试点,已经初步形成此类课程体系建设蓝图,待其确定并公布之后,按其步骤要求落实即可。此类课程侧重于教会学生专业技能,拥有很强的就业能力。三是实习类课程。此类课程存在于典型的工学一体化课程在真实的环境中基本准确地完成课程进程并取得用人单位良好评价之外的环境中和之外的时间里。因为条件的局限无法实施或部分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学校,只要学校安排了生产实习的时间,就应当安排实习类课程,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分,采取合适的办法,让学生完成这类课程的学习。此类课程在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其特点一是检测性。检测学生在校内学习的情况;二是纠错性。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真刀真枪”地干,容易暴露各方面问题,便于及时纠错,以适应岗位工作要求。因此,不可小看实习类课程的安排。应该根据生产实习的特点,制订特殊的课程进展计划,狠抓落实。绝不能把学生放在企业之后撒手不管并且简单化地视其为就业。

第二项工作,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技工院校教学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与校企合作结合起来。课程体系建设更离不开校企合作。具体讲,必须利用校企合作这个平台,与企业一起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只有这样,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才能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紧密对接,才能真正构建起技工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四)专业研究。专业建设包含专业研究。没有专业研究的专业建设一定是肤浅的,很难做强做大做优的。专业研究分专门机构研究和教研结合研究两大类。技工院校应以第二类为主,可以采取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理论研究,教材编写、专业教师教学设备研发、与企业合并开发某些新技术、以本专业为对象的纯理论等等方式进行。通过专业研究,明白本专业发展处于本市、本省、全国同类专业怎样的位置;本市、本省、国内该专业发展新情况;本专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通过专业研究,肯定成绩,纠正不足,促进更好地发展。

(五)专业调整。专业调整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所谓调整,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内容的调整。如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自然要删除一些不适用的内容。这样的调整,有利于促使专业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变化保持密切的对接;二是专业功能的调整。随着市场岗位能力要求的发展变化,已有的部分专业需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加相邻专业的一些内容,使原有专业在功能上明显增加,学生就业的覆盖面明显扩大;三是专业的撤并。有些专业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这样的专业就应当关、停、并、转。无论哪一种调整,其权威依据,只能是以专业对口就业率为主要特征的市场需求。一切调整均要依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