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情系边疆,教育筑梦——记深圳鹏城技师学院三次援疆教师马文元
在那遥远的天际之下,雪域高原以它独有的雄浑与苍凉,静静铺展于大地的怀抱。这是一片神秘而神圣的土地,古老与现代交织,梦想与挑战并存。
2024年8月,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稀薄的空气,照耀在塔什库尔干县这片广袤无垠的高原之上时,一位胸怀大爱、心系高原发展的教育工作者——深圳鹏城技师学院先进制造学院综合部主任马文元,第三次踏上了这片他深情牵挂的土地。他的到来,不仅为这片高寒之地带来了教育的希望之光,让渴望知识的孩子们有了新的希望,更以无畏前行的姿态,书写了一段关于爱与奉献、责任与使命的感人篇章。
无畏前行 情系高原发展
“我报名!我对新疆熟悉!”2024年8月,当知道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选派教师柔性援疆后,已经圆满完成两次援疆任务且过“知天命”年龄的马文元老师,再次请战,第三次踏上援疆征程,远赴新疆塔什库尔干县技工学校开展支教。
塔什库尔干县,一个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的雪域高原,这里空气稀薄,气候恶劣,自然条件极为严酷,但这一切并未阻挡马文元老师前行的脚步。他以一种无畏的姿态,坚定地迈出了迎接高原挑战的步伐。
初抵这片神秘而遥远的高原,马老师立刻感受到了高原反应带来的强烈不适。稀薄的空气让他呼吸困难,心跳加速,仿佛每一刻都在与生命极限进行抗争。然而,对教育事业深沉的热爱与责任,激发了他体内顽强的意志力。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于马文元而言,援疆早已超越了单纯职责的范畴,它深深植根于他内心的情怀与使命之中,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深知,自己肩上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改变这些边疆孩子命运的千钧重担。
倾心指导 助力教师成长
今年秋季开学,塔县技工学校正式迎来了全日制学生,马老师的工作也变得更加繁重。他亲自参与面试,为学校招聘了9名塔吉克族新教师,并担任他们的培训师。从教案的撰写、教学设计的构思,到课表的编制,他手把手地传授经验,确保每一位新教师都能胜任教学工作。
新教师加娜是跟马老师学习得最多的。初来乍到,加娜对教学工作充满困惑与迷茫,是马老师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为她打开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大门。马老师耐心地指导她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从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到安排教学步骤、设计课堂互动,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一开始,我什么也不懂,是马老师带着我一步步成长的。”加娜说。在马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加娜逐渐掌握了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她的教学设计也越来越成熟和精彩。
深入调研 引领发展蓝图
作为一位心怀使命的援疆教师,马文元知道自己肩负的重任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技能,更在于为塔县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与方向。他深知,要真正推动学校的发展,必须先从深入了解这片土地开始。
马老师深入塔县的每一个角落,细致调研了当地的产业现状、人口构成、学校专业设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数据收集,而是深入剖析,力求从根源上把握塔县教育的脉搏。这份深入骨髓的责任感,让他对塔县的教育现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马老师着手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实习管理制度,包括《校企合作实习协议》《校企合作协议》《顶岗实习协议》《实习生管理规范》以及《委托管理协议》等。这些制度的出台,不仅规范了学校的实习管理流程,更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安全、有序的实习环境。
然而,有着特区多年技校一线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的马老师并未止步于此。他认为,要真正推动边疆地区学校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以更开放的心态和格局,与外面的世界建立紧密联系。他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就业信息、关注就业新闻、浏览经济新闻、访问就业网站、走访工业园区、请朋友推荐、打电话咨询以及联络人才市场等,带着塔县技校的老师们不断拓宽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渠道,及时掌握企业和市场的最新需求信息。
正是基于这份深入而全面的调研,马老师提出了围绕塔县文旅产业集群,以少专业多方向确定专业布局的战略构想。他主张通过探索建成专业课程、公共课程与社团课程协同育人的体系,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一建议不仅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塔县的孩子们点亮了通往未来的希望之光。
倾注心血 三次援疆持续发力
马文元老师的援疆之路始于2017年。
2017年,马老师首次来到新疆喀什技师学院,他不仅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密切联系维吾尔族群众,用实际行动让维吾尔族兄弟姐妹真切感受到民族间的亲密友谊;更是把特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眼光和见解带到了喀什技师学院的整体发展和建设上。
马老师深知,高质量的实训室是技工院校生存的根本,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行业精英的关键所在。因此,他提出了要优化资源加强建设教学实训室的建议,并以喀什技师学院校企办主任身份,积极与企业、行业协会建立紧密联系,共同规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前瞻性的实训室建设项目。2021年2月,马老师再次来到新疆喀什技师学院支教,继续致力于该校实训室建设。
三次援疆过程中,马老师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并深化援疆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关系,与广东、深圳、山东等多家援疆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将最新的行业动态、技术趋势融入实训室设计中,确保学生能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掌握行业所需的核心技能。同时,他还与美容美发协会深入合作,对美容美发专业实训室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规划,打造出一个既符合行业标准又兼具教学特色的实训基地。
除了硬件设施的建设,马老师还十分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他深知,教师是教育质量的灵魂,而教学方法的革新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他时常审核新教师的教案,亲自听课并指导改进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更加灵活、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边疆这片高原之上,孩子们的心中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技能的追求。孩子们深知,唯有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方能改变人生、实现自己的梦想。马文元老师等援疆工作者的到来,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他们求知若渴的心田,更是他们实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希望。在马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今年返乡以后,我发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几年,我不仅目睹了援疆以来的巨变,也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援疆成果,感觉到自己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对于你们的帮助,我将会感恩于心,永志不忘。”一位马老师曾经资助过的喀什学生萨拉麦提·艾海提说道。
“不为名,不求利。但求在新疆的每一天都过得有价值,每件事都干得有意义、有效果。”马文元老师的援疆宣言简洁且朴实。
教育是改变命运最直接的钥匙,而马文元,正是那把钥匙的传递者。他将先进的知识技能传授给边疆渴望改变现状的孩子们,更将外面世界的广阔视野和先进教育理念带入这片土地。“我愿意为这里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点滴,也希望能为孩子们的未来带去一丝光明。”马文元说道。正是这份精神,让他在高原上绽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
(撰稿部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