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
“二胡同学”胡森辉在鹏城技师的参赛日记
他是楼宇自控调试工程师
智能学院楼宇专业第二课堂负责人
乒乓球社侨城校区社长
17楼宇G5班的竞赛达人
他是——胡森辉
因为是家中排行老二,所以胡森辉有个外号叫“二胡”。二胡,制作考究,音色纯正雅致。胡森辉也如“二胡”一般,在鹏城技师奏出了独属于自己的美妙乐章。
越战越勇,他是“打怪升级”的竞赛达人
2018年初,入学不久的胡森辉在学长的鼓励下报名参加了深圳市第九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物联网技术与维护项目。
这是一个团体项目,也是胡森辉参加的第一个大型项目:“在当时学长和我说这个比赛的时候,我就心动了,刚想答应下来但转念一想,作为新生,我也怕拖学长后腿,纠结了很久,最后决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参加比赛。”
刚接触竞赛训练的胡森辉,很快就发现了自己和学长学姐们之间的差距。但胡森辉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打倒,反而越挫越勇:“比赛更多的是实操技能。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就多问学长学姐或教练李胜老师,了解其中原理后再反复练习,训练成绩慢慢就提升上去了。”
(2018年深圳市第九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左二为胡森辉)
虽然这一次比赛,胡森辉所在团队未能如愿入围,但这次比赛也让胡森辉切身感受到了老师口中的广阔行业前景和楼宇专业人才的就业优势,这让胡森辉暗下决心自己将来也要像他们一样优秀。
2019年,全国“亚龙杯”智能楼宇管理员赛项在校内展开选拔赛。胡森辉第一时间向负责老师报名。在经过了班级和专业的层层选拔后,胡森辉如愿成为2019年楼宇专业国赛集训队的一员,并获得了学生组三等奖。
(胡森辉2019全国“亚龙杯”智能楼宇管理员赛项训练照)
国赛结束后,胡森辉又火速跟随班主任赵子云老师进行“同立方杯”建筑智能化虚拟仿真职业技能竞赛备赛训练。
胡森辉加入训练时距离项目比赛时间还剩不到两周。因时间紧迫,胡森辉还没来得及表达获奖的喜悦,立马又进入到紧急备赛状态中。合理分配理论和实操训练时间,全身心投入高强度训练,最终以高分从1300多人中脱颖而出,在决赛中获得三等奖。
(“同立方杯”建筑智能化虚拟仿真职业技能竞赛合影 左四为胡森辉)
一直参加比赛,一路挺进决赛,收获了三等奖,这又怎能让拥有远大志向的胡森辉满足呢?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家开启了“网课时代”。但胡森辉依旧坚持理论学习、模拟实操——同时报名了2020年全国智能楼宇空调系统职业技能竞赛智能楼宇管理员赛项和2020年度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数字建筑BIM一体化工程管理综合应用赛项两个竞赛,在他的不懈努力和拼搏下,分别获得了“学生组二等奖”及“专科组专项一等奖”的好成绩。
(中间为胡森辉)
(第一列左三为胡森辉)
取得不错成绩的“竞赛达人”胡森辉又报名参加了2020-2021第七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B模块机电建模赛项。“BIM课程”作为学校的新课程,学习时间尚短,尤其是竞赛中的REVIT建模软件,但在他与团队的不懈努力以及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最终获得了团体三等奖。
榜样引领带领学弟学妹勇闯竞赛
除了积极参加比赛,胡森辉带领更多学弟学妹们一起“种草”技能竞赛。2019年初,胡森辉接过了第二课堂的接力棒,协助老师们带领学弟学妹们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以点辐射全班带动班级学习氛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弟学妹。“丰富的社团活动也吸引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此学习,大家平时有问题就聚在一起各抒己见,到了比赛期就迅速集结合作攻克难关。老师也会经常与我们互动,为我们解答疑惑。”胡森辉笑着说道。灿烂的微笑背后,是他对专业的热爱和对竞赛的无限热情。
2020年,全国智能楼宇空调系统职业技能竞赛智能楼宇管理员比赛项目中郭广明、黄泽凡获得三等奖、连剑翰获优胜奖;2021年,全国智能楼宇空调系统职业技能竞赛智能楼宇管理员比赛项目中郭广明获一等奖、杜睿铃获二等奖、张良彬获三等奖;在2021年,第七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B模块机电建模赛中陈航保、陈冰敏、贝晋涛三名同学所组建的团队获得三等奖;章颖蕙、李亮燊、陈仪倩、秦德杨、陈键等五名同学所组建的团队获优秀奖……在第二课堂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大家一起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进发。
(组织国赛选拔)
(和学弟学妹进行实训室维护实训)
(杜睿玲同学)
(郭广明同学)
(张良彬同学)
频繁的参赛,紧张的节奏,练就了胡森辉遇事沉着冷静,做事认真细致的性格,这让他在未来的实习、工作生涯中得心应手。今年7月正式开启“职业人生”的胡森辉在深圳市千家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担任楼宇自控调试工程师,同时还担任了华润WEBS项目调试组的组长。
“楼控行业的产品一直都是处于快速更新,因此我们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动力,不断地去接触、了解、学习新的设备软件以提升自我技能水平,不被行业淘汰。”胡森辉说道。
二胡的音色悠远绵长,让人记忆深刻,是中国古典乐器中最受各国人士喜爱的乐器之一,胡森辉就如他的外号“二胡”一般,哪怕他已经毕业成为了一名“社会人士”,但他的故事依旧被学弟学妹们“传唱”。